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离婚财产分割 > 双方约定的“分手费”,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双方约定的“分手费”,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时间:2024-07-18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4787
男女双方分手的时候,一方要求另一方给自己“分手费”,另一方也同意了,就此做了口头或是书面上的约定。但之后给“分手费”的一方又反悔了,没有拿到“分手费”想要起诉,双方约定的“分手费”,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看看手心律师网对此介绍。

双方约定的“分手费”,是否受法律保护?

“分手费”或“青春损失费”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用于形容男女双方在同居、恋爱结束或离婚分手时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也不是法定义务。

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各地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的司法解释,如果民间借贷合同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将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因非婚同居、不正当两性关系等行为产生了“青春损失费”或“分手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债务转化的借贷,原告要求偿还借款的诉讼请求将被法院驳回。因此,一般情况下,向法院起诉索要“分手费”或“青春损失费”等违反公序良俗的请求是很难得到法院支持的。

自愿支付与共同财产

尽管“青春损失费”没有法律保护,但如果另一方自愿支付该费用,并且不损害他人利益,无论这笔费用被称为“青春损失费”还是“分手补偿费”,法律都不禁止。如果自愿支付方已经支付了,也不能以“青春损失费”没有法律保护为由要求接受方返还。

然而,在“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况下,即使已经支付了“青春补偿费”,如果是用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的,支付方的配偶有权起诉请求“第三者”予以返还。

分手费协议的合法性

要确定分手费协议是否合法,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主观方面

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支付分手费应该是完全出于男女双方特别是支付方的自愿,是真实的意思表示,而不是出于内心压力或精神恐惧。这意味着约定或承诺是在没有任何威胁、恐吓或胁迫等情况下做出的。

客观方面

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支付分手费的行为应该是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的,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恐吓或胁迫等情况。同时,该行为必须符合合同法对当事人订立民事合同行为合法性的规定。

当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或婚姻关系时,他们约定或一方承诺支付分手费,并签订分手费协议,实质上是建立了合同关系。只要满足合同法对订立分手费协议的要求,该协议就是有效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