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未成年有代位继承权吗
时间:2024-06-27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子女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是属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那么子女未成年有没有代位继承权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子女未成年有代位继承权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若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他们的晚辈直系血亲有权代位继承,即使子女未成年也享有代位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若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他们的晚辈直系血亲有权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通常只能继承其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代位继承的取得条件
代位继承的取得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被代位人必须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这是中国代位继承成立的首要条件和唯一原因,也是其与转继承的重要区别之一。
- 先去世的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其他继承人,如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若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不会发生代位继承。相比之下,一些国家的规定范围更广,例如日本民法规定被代位人包括被继承人的子女和兄弟姐妹;而法国、韩国、加拿大、保加利亚等国的规定范围是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德国、瑞士、匈牙利、希腊、奥地利等国家的规定范围甚至扩及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和祖父母。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规定的被代位人范围较窄,符合继承立法缩小继承人范围的趋势。
- 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各国法律都规定,代位继承只能发生在被代位继承人的直系后代之间,被代位人的旁系血亲或直系长辈血亲无权代位继承。原则上,代位继承人的代数没有限制。根据《中国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若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他们的晚辈直系血亲有权代位继承。”最高人民法院在贯彻执行继承法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分限制。
- 被代位人在生前必须享有继承权。如果被代位继承人基于法定事由失去继承权,则代位继承权也会同时消失。最高人民法院在《贯彻的意见》第28条中指出:“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能代位继承。”
- 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换句话说,只有被代位继承人的法定继承权才能被代位,如果他们享有的是遗嘱继承权,则该遗嘱会因为先于被继承人去世而失效,此时不会发生代位继承。
- 代位继承人无论人数多少,原则上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份额。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
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法院如何处理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以及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法院在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时,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注意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容、关注继承权约定和避免逃避债务等法律风险。
-
法定不赡养老人是否有继承权?
我国关于赡养老人和继承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可能会丧失继承权,而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律义务。老人有权随时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不能拒绝。若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老人可通过民政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不同情况下子女仍需履行赡
-
亲生父女关系的法律规定
亲生父女关系的法律规定。法律一般不允许断绝亲生血缘关系,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家庭生活困难无力抚养,可送养不满十四周岁的子女。收养关系成立后,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亲生父母消除。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法律有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和继承权。父母不能任意解除
-
城里买房之后家里的宅基地是否能够继承
-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
代位继承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