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放弃遗产,子女都有承担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子女不能以放弃继承权等理由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义务的产生是基于父母子女特殊的身份关系,不是等价有偿的。因此,不能将赡养义务的履行视为功利化行为。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因此,无论遗产的多寡或是否继承遗产,都不能成为决定是否履行赡养义务的因素。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责任。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是否有继承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主要涉及子女是否有赡养能力和是否遗弃父母:
如果子女不赡养父母,并且遗弃或虐待父母,将会失去继承权。
如果子女有赡养能力但未尽赡养义务,但没有遗弃或虐待父母,依法仍享有继承权。然而,在遗产分配时,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遗产。
如果子女因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无法赡养父母,仍然具有继承权。在遗产分配时,可能会给予相应的照顾,多分一些遗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应当均等继承遗产。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于有赡养能力和条件但未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如果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无论是为争夺遗产还是其他目的,只要是有故意杀害的行为,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都会丧失继承权。
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无论是法定继承人杀害遗嘱继承人,还是遗嘱继承人杀害法定继承人,甚至第二顺序继承人杀害第一顺序继承人,都会丧失继承权。
根据司法解释,如果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并且被继承人以遗嘱方式指定该继承人继承遗产,可以确认遗嘱无效,并按照继承法第八条处理。
遗弃被继承人是指对于没有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被继承人,有抚养义务却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虐待被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生前对其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摧残或折磨。
伪造遗嘱是指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制造假遗嘱。篡改遗嘱是指改变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的内容。销毁遗嘱是指将被继承人所立遗嘱毁灭。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情节是否严重是判断继承权是否丧失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生活困难,应认定其行为情节严重。
如何证明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并介绍了相关证明方法和法律依据。可以通过基层组织证明、证人证词和老人自己的陈述来证明。我国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履行赡养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赡养费和可能面临的监禁。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定义务,子女必须履
非独生子女是否可以单独承担赡养责任的问题。指出子女在物质和经济上都要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且每个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无论是否独生子女,都应该履行赡养义务。对于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父母,子女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支付一定的赡养费用。同时
离婚后对方未承担抚养责任的情况下,子女是否仍然要承担赡养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即使离婚后一方没有履行抚养义务,子女仍然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法律明确规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并且这些义务是法定义务,不能被随意免除。然而,法定权利人仍
我国继承法中关于赡养义务与遗产继承的关系。赡养义务人不履行对老人的赡养责任可能在遗产继承时受到少分或不分的处罚。赡养义务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以及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可能会受到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