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然而,并非所有合同都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可以在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立即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以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在签订确认书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属于要约邀请:
寄送价目表的行为虽然包含了商品名称和价格条款,并且表明了行为人希望订立合同的意图,但从中无法确定行为人具有一经对方承诺即接受承诺后果的意图,而只是向对方提供某种信息,希望对方向自己提出订约条件。因此,这种行为只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当然,如果在向不特定人派发的商品订单中明确表示愿受承诺的约束,或从其内容中可以确定有此意图,则应认定为要约。
拍卖是指拍卖人在众多报价中选择报价最高者订立买卖合同的特殊买卖方式。拍卖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拍卖表示(拍卖公告)、拍卖(叫价)和拍定。根据各国合同法的一般认定,拍卖公告属于要约邀请,因为其中并未包含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价格条款,而只是希望竞买人提出价格条款。
招标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以招标公告的形式向不特定人发出的、以吸引或邀请相对方发出要约为目的的意思表示。对招标的回应称为投标。一般认为,招标属于要约邀请,而投标则是要约(招标人的决标为承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招标人在招标公告中明确表示将与报价最优者订立合同,则可视为要约。
招股说明书是指拟公开发行股票的人经批准公开发行股票后,依法于法定日期和证券主管机关指定的报刊上刊登的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发行股票者的信息以供投资者参考的法律文件。通过向社会提供股票发行人的各方面信息,招股说明书吸引投资者向发行人发出购买股票的要约,因此属于要约邀请。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承诺期限的法律后果。合同中约定了承诺期限,若受要约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要约将失效,合同不成立。承诺应以通知方式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起点计算上,如果是信件方式,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是电报或电话等方式,从要约到
关于承诺迟到在法律上的后果。在《合同法》规定下,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如果因非自身原因导致迟到,仍可视为有效承诺;若是自身原因导致,原则上不被认可,但要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此外,对于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迟到承诺,建议适用相关规则。承诺是合同成立的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确定了承诺生效的标准,即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详细解释了承诺生效时间的判断依据。接着阐述了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两种情况,包括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承诺撤回必须在承诺生效前进行。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认为要约不可撤销且已做履约准备。撤销通知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