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 债权人下落不明
3. 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债务人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 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 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提存。
在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
关于提存费用的承担问题,《合同法》规定,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因为债权人不能履行合同的原因导致了提存的发生,而提存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而进行的行为,所以提存的费用应由债权人承担。
提存费用主要包括:提存公证费、提存公告费、邮电费、保管费、评估鉴定费、代管费、拍卖变卖费、保险费以及为保管、处理、运输提存标的物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贸易合同中终止条款的多种情形。包括自然终止、显失公平、欺诈行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自然人死亡、不可抗因素等导致的合同终止。此外,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履行、债务抵销、标的物提存等情况也可导致债权债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需遵循诚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