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定金 > 定金合同 > 当事人应当如何约定定金合同?

当事人应当如何约定定金合同?

时间:2024-10-1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711

定金合同的要求

定金合同是一种与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相似的合同形式,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这一要求的目的在于确保当事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发生争议时有利于证明和法院对当事人责任的判断。

定金合同的内容

定金合同应当规定被担保的主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定金的金额和交付期限等。需要注意的是,定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如果当事人交付了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的性质,当事人将无法主张定金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误区一:追求一步到位的购房

    购房过程中的七大误区。首先指出许多人追求一步到位的购房心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购房时机和方式;其次提醒购房者不应只买涨不买跌,要理性看待房价波动;接着指出等钱够了再买房的观念已经过时,鼓励有能力者考虑按揭购买;同时提醒购房者避免盲目跟风进行房产

  •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首先确认合同效力,如果合同无效则定金应全部返还。其次确认协议是否存在欺诈等情况,存在欺诈则协议可撤销并返还定金。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需确定违约方身份。此外,签订定金协议需谨慎,避免纠纷,任何承诺最好以书面形式落实。对于

  • 异地购房的法律注意事项

    异地购房的法律注意事项。购房者在异地购房前需评估经济实力、熟悉贷款政策、实地考察、确认开发商合法性、考虑房产升值空间,并确保购房款项安全。只有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因素,才能做出理性的异地购房决策。

  • 购房合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购房合同中常见的六个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包括售房者五证不全、公摊面积不明确、书面通知不清晰、所售房屋已抵押、物业管理公约不签订以及各方责任范围不清等问题。购房者应在签订合同时仔细核查证件、明确公摊面积和处理方法、约定书面通知形式、核实房屋抵押情况并签订

  •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 按市场价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限制
  •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