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尚未成立的合同,要约可以撤销,而承诺则可以撤回但不能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时,要约不得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时,要约失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生效标准如下: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方可生效,应按照规定办理。
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失效。如果当事人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则视为条件已成就;如果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则视为条件未成就。
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失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对于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不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撤销权的效力除斥期间、合同撤销的情形、撤销权的消灭以及行使撤销权的法律后果。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一年,超过期限则权利消失。可撤销的合同包括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撤销权的消灭情形包括超过行使期限或明确表示放弃。合同
offer相当于我国合同法中所规定的要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求职人员为了得到offer,做出了很多努力,就相当于为履行合同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要约”就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劳动合
用电子邮件形式订立合同时,如果符合要约撤销的条件,应当能够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撤销。通过EDI发出的要约,接收信息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当即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回复。这种情况下,要约几乎没有一个有效存在的期间,要约的撤销在EDI条件下似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