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是承租人向出租人必须交纳的租赁费用,主要包括租赁物的折旧费、维修费、出租人的合理盈利等费用。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是承租人的基本义务之一,体现了租赁合同的本质特征。实践中,承租方违反该项义务的情形经常发生,为避免纠纷的发生,当事人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交付租金的时间。双方当事人应该把租金交付的时间明确规定在合同中,最好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来表示。短期租赁的,一般在租赁期完毕时交付租金;长期租赁的按年、月或季度分次支付租金,不管是一次支付还是分次支付,支付的时间都应该明确而肯定。
关于租金支付期限的确定,首先,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即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其次,在协商不成或无合意时采用后付原则,即一般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
2、交付租金的标准。衡量租金高低的标准是: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统一规定确定,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议定。但如果出租人利用承租人处于劣势即紧迫或缺乏经验而与之确定了很高的租金款额,超出了法律允许的限度或对承租人明显不公平,承租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主张撤销出租人的民事行为,使其行为自始无效。
3、交付租金的形式。按支付时间间隔的不同分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半年支付、一年一付等;按每次支付金额的不同分为均等付租、不均等付租。还可分为期初付租和期末付租等。
4、租金的收取。如果租金标准合理,承租人应按时交纳租金,不得无故不交或拖欠。当事人一方对租金标准提出异议,在新租金标准未商定以前,应按原租金标准交纳,出租人拒收的,不视为拒交或欠交租金。承租方因出租方不及时修缮租赁物造成承租方利益受到损害而欠租的,一方面应责令出租费那个交清租金,另一方面,出租方也应修缮租赁物,维护承租方的合法权益。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七条
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依法订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双方约定,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
(二)房屋的坐落、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家具和家电等室内设施状况;
(三)租金和押金数额、支付方式;
(四)租赁用途和房屋使用要求;
(五)房屋和室内设施的安全性能;
(六)租赁期限;
(七)房屋维修责任;
(八)物业服务、水、电、燃气等相关费用的缴纳;
(九)争议解决办法和违约责任;
(十)其他约定。
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房屋被征收或者拆迁时的处理办法。
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供当事人选用。
租赁协议的具体内容。甲方将特定餐饮楼层出租给乙方,租期为若干年。乙方需支付租赁费用、保证金及设施配套费用。甲方保证租赁物合法且产权清晰,乙方则需独立经营、遵守法律和行业规定。双方对装修、消防设施、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约定。若发生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
门面房的租赁协议,包括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房屋的用途及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情形等内容。甲方将其门面房出租给乙方用于经营,并规定了租赁期限、租金、用途等细节。双方在租赁期内需遵守合同约定,若违反约定,则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租赁合同的基本定义、期限形式要求以及主要条款等要素。租赁合同是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关于租赁物的使用和收益以及租金支付的约定。租赁期限有明确规定,不得超过二十年。合同形式要求租赁期限超过6个月的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条款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和质量、用途
租赁合同与承包合同的区别。租赁合同涉及租赁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而有形物作为租赁物是其核心要素;承包合同则不侧重于有形物的租赁,更多是一种经营模式,其核心内容更多地表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约定。因此,合同的实质内容决定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