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旅游合同纠纷 > 旅游团签合同定金是多少

旅游团签合同定金是多少

时间:2024-08-24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8012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有很多公民外出旅游都是通过报团的方式出行的,而报团的时候,一般要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然后交纳相应的旅游费用,那么旅游团签合同定金需要交纳多少?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旅游团签合同定金的数额

在旅游团与旅客签订合同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交纳多少定金。根据原则,定金的数额应由旅客与旅行社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明确载明。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包价旅游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包括以下内容:

  1. 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
  2. 旅游行程安排
  3. 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
  4. 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
  5. 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
  6. 自由活动时间安排
  7. 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
  8. 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
  9. 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在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向旅游者详细说明第二项至第八项所载内容。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在商品房交易中,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有明显的区别。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在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发展商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且不得超过主合同标准额的20%。一旦当事人以书面形式约定并实际支付了定金,即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另一方面,定金作为合同履行的一种担保,《担保法》规定:担保合同(即定金条款)是主合同的从合同,若主合同无效,定金条款也无效,除非另有约定。换言之,若合同无效,定金条款也无效,收受定金的一方应返还定金。如果一方的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效,过错方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是没收或双倍返还定金。

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在商品房交易中,如果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丧失了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反之,如果发展商不履行义务,也不需要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签订正式的房屋预售契约之前,买卖双方签订的认购书(或称意向书)并不是房屋买卖契约,不具备房屋预售契约的法律效力,只是一份广义的合同。如果认购书中有定金条款,那么如果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后反悔,发展商有权没收购房者的定金;如果发展商违约,不与购房者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购房者有权要求发展商双倍返还定金。如果认购书中约定的只是订金,那么就不具备定金的法律后果。

由此可见,定金与订金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法律后果上都有明显不同。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购房者应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行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法律规定

    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法律规定及其非传统境外旅游安全问题。旅行社需获得业务经营许可方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具体条件由国务院规定。此外,境外旅游安全面临恐怖主义、犯罪、战争、政治不稳定和传染性疾病等隐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者安全。

  • 法律风险与“群旅游”活动

    “群旅游”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包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参与者的伤亡损害赔偿风险。在“群旅游”中,驾驶者和组织者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无论是否为有偿服务。此外,组织者应遵守旅游法规,不得从中牟利,否则涉嫌违反法律和欺诈行为。为避免法律风险,建议参与者选择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相关规定。其中定义了旅游纠纷、旅游经营者及旅游辅助服务者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集体旅游合同纠纷、旅游经营者责任、旅游辅助服务者责任、保险责任等方面。规定还涉及了不公平不合理规定、安全保障义务、告知警示义务等相关内容。

  • 合作协议

    甲、乙双方在旅游目的地的合作事宜。合作条件要求乙方具备旅行社资质并愿意成为甲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模式方面,乙方负责在特定区域的旅游接待,并需配合甲方做好产品策划和包装。合作内容包括导游服务、用餐标准、住房标准、车辆标准、大交通服务和保险等方面。结算

  • 旅游行程结束前的合同解除权
  • 合作协议
  • 没有签合同定金可以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