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超额收益是指基金经理在遵循契约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判断,动态调整股票、债券、现金等各大类资产对基金净值所做的贡献。这主要考察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有些偏股型基金经理会始终维持较高的股票仓位,减少择时操作。这类基金的风格较为激进,在市场上涨时往往会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但在市场下跌时的损失也相对较重。另一些基金则习惯于保持较低的股票仓位,这类产品在熊市中往往具有很好的防御性,但在市场上涨时获得的收益也较为有限。
通过对景气行业的阶段性超配,基金可以获得大幅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基金经理在行业配置方面进行积极管理,通过相对于同业基金平均配置比例的偏离值乘以该行业指数收益率来计算行业配置的超额收益。举例来说,如果基金A今年三季度末对金融、文化传媒和电子信息的配置比例分别为2%、5%和10%,同业配置比例分别为12%、2%和4%,三个行业三季度末至今的涨幅分别为-5.7%、-10.5%和-4.6%,则该基金的行业配置超额收益分别为0.57%、-0.32%和-0.28%。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基金经理倾向于集中投资,将大部分股票仓位配置在少数几个较为熟悉且前景看好的行业中,超配这些行业可能会带来爆发性的增长,令短期超额收益得到提升,但也可能令基金的净值波动幅度加大。另一些基金经理则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对每个行业的比例进行平均分配,这类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不同行业的基本面风险,业绩相对稳定,但同时也较难取得行业超额收益。
个股选择超额收益体现在基金经理对个股的深入研究和买卖时点的准确判断上。在基金的总体超额收益中,将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超额收益剔除之后,即为基金的个股选择超额收益。每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擅长的投资领域,如果不具备优秀的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轮动把握能力,通过深挖个股,精选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并通过买卖时点的准确判断获取个股超额收益,同样能够弥补其在其他两方面的不足,提高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
私募基金在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操作灵活性、投资管理人水平、决策流程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盈利能力。私募基金主要通过业绩分成获取收入,形成与投资者的利益共同体;具有操作灵活性,可规避熊市风险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获利。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在投资决策和持仓方面受较多
基金备案的法律要求及办理流程。根据《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基金必须进行备案才能进行投资活动。备案流程包括核名称、开设账户并验资、办理营业执照等步骤。基金备案的条件包括名称符合规定、注册资本不低于要求等。未经备案的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
甲方和乙方共同合作发起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内容。基金用于投资乙方的房地产项目,以获取合理投资收益。基金设立、运作及相关费用说明在协议中有详细规定。双方共同管理基金,共享盈利,并承诺勤勉尽责、诚实信用地履行各自的义务与职责。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般存续期为10年,而中国近期新募集的基金存续期也有5年的。一般来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生的收益除了支付基金费用之外,必须以现金方式分配给投资者,不得用于滚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