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
2. 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3. 无暴力犯罪记录。
4. 符合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1. 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被拍摄两次违停,但车辆未移动。
2. 号牌录入错误。
3. 为了避让违法行驶的非机动车而压线。
4. 避让事故导致压线。
5. 因帮助他人而被开罚单,如参加考试考生、产妇生产等紧急情况。
6. 车辆抛锚在路上,不得不绕行被拍。
7. 车辆贴线行驶被误拍压线。
8. 路口信号灯故障,导致司机违法被拍。
9. 道路交通标示不明或者没有提示,主要责任不在驾驶员。
在以上情况下,驾驶员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诉,并提供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包括违章行为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违章行为的影响原则和路权与安全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取决于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否存在及其作用大小,以及是否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
事故责任划分中的同等责任问题。当事故双方都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时,需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较大比例的责任。文章还通
车祸责任确定的流程。当事人可以报警由交通部门进行责任认定,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进行判断。责任认定需考虑事实清晰度、证据充分性、法律适用正确性、责任划分公正性和程序合法性。具体责任划分包括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以及特殊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主要介绍了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对违反停车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的处罚措施以及相应的处理流程。包括口头警告、罚款、拖车等处理方式,并强调拖车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收费,应当及时告知停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