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电动车不带头盔罚款不交的后果

电动车不带头盔罚款不交的后果

时间:2024-01-24 浏览:1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072
我们都听过一句标语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特别对于我国来说,人口众多,技术设施建设一直不够完善,交通事故更是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加强行车规范以及交通设施建设至关重要,那么,电动车不带头盔罚款不交的后果?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动车不戴头盔并且不交罚款的后果

违法行为的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摩托车时,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应当佩戴安全头盔。如果驾驶摩托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将受到记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同样地,电动车驾驶人不戴头盔也会受到相同的处罚。

影响个人征信

如果电动车因违章行为被处罚,但不按法律要求交纳罚款,将对个人征信产生负面影响。这将在个人征信报告中留下信用污点,进而影响个人未来的贷款申请以及相关政府审查。此外,个人未依法交纳罚款还会影响个人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滞纳金的产生

如果个人超过15天未交纳罚款,将每天产生3%的滞纳金,但滞纳金不会超过罚款本金的金额。

法律处罚的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和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详细载明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处罚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

罚款缴纳的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罚款,当事人无异议的情况下,可以当场缴纳罚款。罚款应当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果没有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后果

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超标电动车的处罚标准

对于超标电动车的处罚标准如下:1.如果当事人能提供车辆来源证明(税务部门开具的发票),且符合国家标准但未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将制作简易处罚决定书,处以50元罚款。如果当事人拒绝缴纳罚款,将依法扣留车辆。2.如果驾驶人有摩托车驾驶证,驾驶无牌超标电动车,将被扣除12分,并罚款200元。如果驾驶人没有摩托车驾驶证,驾驶无牌超标电动车,将受到拘留处罚。3.如果当事人拒绝或阻碍交警依法执行职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及情节轻重,将受到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如果涉嫌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时效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 交通部文件: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交通部发布了相关文件,规定了转籍车辆的养路费缴纳和登记流程,省际间转籍车辆的养路费处理方式,逃缴养路费的处理以及重复缴纳养路费的处理等内容。要求转籍车辆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养路费相关手续,并强调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 什么情况不能超车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不能超车的情况。驾驶者不得在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或超车时超车;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不得超车;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时不得超车;行经特定路段如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等没有超车条件的地方不得超车。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

  • 重庆摩托违法停车的处罚措施
  • 立案后不交诉讼费有什么后果
  • 派出所开的罚单可以不交吗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