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男司机穿高跟鞋被查,开车为什么不能穿高跟鞋

男司机穿高跟鞋被查,开车为什么不能穿高跟鞋

时间:2023-10-2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088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而有些女司机驾驶机动车时喜欢穿高跟鞋,近日一名男司机因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被查处,那么男司机穿高跟鞋被查,开车不能穿高跟鞋的原因?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男司机驾驶机动车穿高跟鞋被查,违法行为分析

涉事的男司机驾驶一辆中型载客汽车,被交警查获。在被询问时,司机最初否认穿着高跟鞋,但在交警多次追问下,最终承认了自己驾车时穿着高跟鞋的事实。交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男司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扣除了2分驾驶证分数,并处以50元罚款。同时,交警责令该司机以平底鞋驾驶机动车。

为什么不能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

穿着高跟鞋驾驶机动车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高跟鞋的特殊设计,可能导致鞋跟卡在油门或制动踏板的中间位置,进而影响司机的操作,无法及时刹车,从而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浙江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相关规定

根据《浙江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驾驶人不得有以下行为:

1. 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暂扣等不具备驾驶机动车资格的人驾驶;

2. 赤脚、穿拖鞋或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

3. 驾驶机动车时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

4. 驾驶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时互相追逐,攀扶其他车辆,曲折竞驶,驾驶人身前载人;

5. 驾驶牵引车所牵引挂车的总质量超过牵引车的准牵引总质量。

无证驾驶机动车处罚标准

1. 未发生交通事故或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如果无证驾驶行为未发生交通事故或未造成人员伤亡,一般会被视为行政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处以15日以下的拘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违法行为人是未成年人,对其行政处罚的力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例如,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可免于被拘留15日以下的处罚,仅处以200~2000元的罚款。但如果该未成年人已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除了处以200~2000元的罚款外,还可并处15日以下的拘留。

2.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如果无证驾驶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行为人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为人无证驾驶机动车,在发生重大事故并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深圳车辆使用伪造车牌证的法律处罚

    深圳车辆使用伪造车牌证的法律处罚。使用伪造车牌证的驾驶员将面临拘留和罚款,并根据具体情况扣留机动车。同时,交警在现场勘查时需详细记录事故地点、车辆痕迹等信息,对变动现场记录原因和反常现象,有助于确定事故过程和责任分析。

  • 货车压线违规处罚规定

    货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违规行为及其处罚规定。违规行为包括压黄线、越线、在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在不允许调头或左转的路段行驶等。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这些行为会受到扣除3分和罚款200元的处罚措施。若其他法律法规有另外的规定,则按照规定进行处

  • 酒精含量172逃逸的法律处罚

    酒精含量达到172的驾驶者逃避法律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醉酒驾驶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驾驶者酒精含量达到172逃逸不仅面临刑法责任,还会被禁止终生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文章还详述了其他酒后驾驶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法律后果。

  • 饮酒后开车的法律处罚说明

    喝酒驾驶会受到以下处罚:1、构成危险驾驶罪,将被拘役并处罚金;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被暂扣一个月至三个月的驾驶证,并处罚款;3、在一年内被处罚两次以上的酒驾者,将被吊销驾驶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者将被暂

  • 高速打电话被拍怎么处罚
  • 喝醉酒四个人交换开车犯法吗
  • 开车查到未带行驶证如何处罚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