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招标工程合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签订的书面合同。补充协议作为主合同的补充约定,不能代替主合同的效力,因此仅签订补充协议是无效的。
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此外,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以下规定:
此外,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根据一般情况下的规定,补充协议不能涉及主合同约定的主要标的物,也不能对主合同进行实质性修改。如果需要对主合同进行实质性修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事由,例如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正常变更或建筑面积的变化等,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或签证来进行。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合同,如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等需要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合同,以及经过招投标的合同,其条款一般不能在补充协议中随意更改。然而,根据招投标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这类补充合同中的内容具有相应效力,不能推翻原合同。
从理论上说,经过备案的以及经过招投标的合同,涉及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变更签证,应再度进行备案。但是,目前法律上并没有新增的管理规定,具体的备案要求可以参考当地备案部门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条款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审查不严格,配套文件也存在不完善情况。具体表现为服务收费标准偏低,编制招标文件服务费用不合理,非全过程招标代理缺乏确定的收费标准,服务收费上下浮动幅度过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招标代理合同的执
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介绍了合同有效期的概念和自然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未约定可协议补充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迟延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有效期届满后自然终止,但部分条款仍继续有效,包括结算和清理条
公开招标报名不足三家时的法律处理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应重新招标。无效投标文件将被拒绝。重新招标后若仍不足三家,对于必须经过审批的项目需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其他项目则可根据招标人自行决定处理方式。
在招标代理合同下,甲方与乙方关于某建设工程的招标代理事宜进行协商并达成的合同条款。合同内容包括代理业务的内容与形式、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委托期限、费用支付方式及日期、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和责任等。双方在合同中明确了代理内容、代理形式、工程概况和招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