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已经交付使用,风险应当由被告承担。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判断标准。
我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
《民法典》生效前,现行《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交易房屋灭失的风险确定的标准是房屋是否完成交付,而非房屋是否完成过户登记手续。而且从有利于保管标的物免遭损害的角度讲,标的物在谁手里,谁较容易保护标的物,谁就应承担标的物风险,标的物易手,风险也就应当同时易手。因此,标的物的风险应当随标的物的交付而转移,是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基本原则。
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的法律问题。律师指出,如果投标专用章经过法定刻制程序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可认定为公章。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开标和评标的详细规定,包括开标过程、评标委员会的职责、保密要求等。
中标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评标报告的提交和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中标人的确定和中标标准、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合同的订立、履约保证金的提交、中标人的履约义务和禁止转让中标项目,以及分包的条件和责任等。文章强调了中标程序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应,旨在确保招标过程
承包单位在违法转包或违法分包中的责任,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招标法》规定,承包单位违反法规转包或分包工程,导致损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对于招标违规、中标项目转让或分包违规的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此外,文章还涉及建设单位、施工企业、项目经理
工程合同招标后一方拒签的法律处理。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具有法律效力,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将承担法律责任。相关规定明确中标候选人的责任和违约处理方式,如未履行合同需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可取消投标资格或吊销营业执照。不可抗力情况下不适用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