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垄断协议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垄断协议可以涉及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的约定。这意味着经营者可以通过协议来限制或操纵商品的定价。
垄断协议可以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这意味着经营者可以通过协议来控制市场上商品的供应量,从而影响市场竞争。
垄断协议可以涉及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的约定。这意味着经营者可以通过协议来划定各自的市场领域,从而减少竞争对手的影响。
垄断协议可以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这意味着经营者可以通过协议来阻碍竞争对手获取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
垄断协议可以涉及联合抵制交易的约定。这意味着经营者可以通过协议来联合抵制某些交易,从而减少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也被禁止。这意味着除了上述列举的内容,其他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协议也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和交易相对人达成上述垄断协议。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厂商为了谋取利益,可能会与某些供货商串通,要求经销商只能选择指定的供货商。然而,按照法律规定,厂商不得指定经销商的供货商。
根据规定,经销商有权自主选择供货商。如果大厂商通过经销协议或其他方式限定经销商只能购买指定供应商的商品,这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之一,涉及垄断行为。
如果确定厂商的行为属于垄断,受损的经销商可以咨询律师并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权益。在投诉和起诉之后,厂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整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以及反垄断执法机构向上级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此外,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处理也有相应规定。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反垄断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程序。首先介绍了调查的启动,包括反垄断执法机构和私人主体都有权启动调查,并对举报的保密措施进行了说明。接着详述了调查过程中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进入场所检查、询问有关人员、查阅复制资料、查扣证据和查询经营者账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行为,包括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话语权、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强制搭售滞销车型以及零部件垄断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权益。
无形资产的定义、特征和内容。无形资产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具有非实体性、垄断性、不确定性、共享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类型。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可以增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