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 公布聘用岗位及其职责、应聘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
在人员聘用过程中,聘用单位应当公布聘用岗位的相关信息,包括岗位职责、应聘条件以及工资待遇等事项。
(二) 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可以向聘用单位提交应聘申请。
(三) 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聘用工作组织对提交的应聘人员资格和条件进行初步审查。
(四) 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将进行考试或者考核,聘用工作组织将根据考试或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五) 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确定受聘人员
聘用单位的负责人将受聘人员的选定结果进行集体讨论,最终确定受聘人员。
(六) 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聘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将与受聘人员签订正式的聘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签订需要遵守以下法律规定:
1. 建立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在建立劳动关系时未能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前就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
3.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那么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将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将实行同工同酬原则。
4.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将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将实行同工同酬原则。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将适用国家相关规定。
企业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根据劳动法规定,补偿金通常一次性发放,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月工资高的劳动者也有相应的支付标准。合法裁员需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等,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裁员时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否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的过程。首先,需要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接着,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需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法律漏洞。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公开组织实施。最后,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若承包方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经过特别程序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