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 > 因迟到而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因迟到而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时间:2024-12-15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80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满足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对劳动者进行赔偿,那么因迟到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不是合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迟到是否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的迟到行为没有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关系解除的类型

1. 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根据《劳动法》第24条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不需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解除。

2. 过失性和非过失性辞退

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失。即《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
  1. 劳动者患病或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

3. 裁员和辞职

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或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情况下,可以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7条的规定,对此类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富余人员辞职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是允许的,同样也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4. 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32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
  1. 在试用期内;
  2.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3.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

5. 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况,劳动关系会自然解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或变更合同等十一种情形。劳动者在以上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 约定解除合同条款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约定解除合同条款的限制。前者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后者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违法等情况。同

  • 党员干部无故旷工警告处分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以及违法辞退的赔偿金问题。年休假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给予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劳动者在遭遇违法辞退时,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 如何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怎么算
  • 企业重组并购员工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