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购房合同纠纷能返还定金吗
 时间:2025-01-1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自己购买房子的时候,这个购房合同中的约定内容就应当要约定详细,而且要双方协商约定,如果产生了纠纷问题的话,可不可以返还给的定金?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发生购房合同纠纷能返还定金吗
《民法典》和《合同法》的适用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以及2020年12月31日止生效的《合同法》,此条例已被《民法典》所取代,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失效。在《民法典》生效之前,涉及定金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担保法司法解释》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此外,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以下是一些与购房者相关的条款:
一方原因导致未能订立二手房买卖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买受人因自身原因放弃购买某房屋,未能签订买卖合同,或者出卖人违约,不卖此房屋,那么未履行约定义务的一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接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约定义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未能订立二手房买卖合同
如果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未能订立二手房买卖合同,出卖人应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未能签约
如果买卖双方对房屋买卖协议及补充协议内容难以达成一致,未能签约的情况下,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出卖人应全额返还定金给买受人。
如何避免定金陷阱
为了避免定金陷阱,首先不要与对方签订认购协议书,避免交付定金。在交易过程中,在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直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如果买卖合同无法签订,购房者可以全额退款,避免任何后患。其次,将“定金”改为“订金”、“预付款”、“保证金”、“诚意金”、“押金”、“订约金”等词汇。这样一旦房屋买卖合同无法签订,所交款项可以被退回。退款的法律依据有两个:一是《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款项,但未约定为定金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担保,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出卖人应将定金返还买受人。此外,司法实践普遍认为,“订金”等款项属于预付款性质。因为双方未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取得了该款项,属于不当得利。因此,根据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来处理此款项。       
 
  
 延伸阅读
 
  
  
    
   -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价走势与市场展望 最近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报告中的房地产市场总结,指出热点城市面临量价回调压力,而三、四线城市仍有发展潜力。购房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选房、签订认购书、交定金、购房资质审核、签订购房合同、付首付等步骤,购房者需注意避免合同纠纷等风险。 
- 
 	   买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起诉解决吗 买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包括起诉解决方式在内的多种途径。文章指出,双方可先尝试沟通协商或调解,若有明确的仲裁条款或协议可申请仲裁解决,如无法解决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签署购房合同后未收到定金是否能毁约以及甲方违约如何处理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按 
-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首先确认协议的效力,若合同无效则定金应全部返还;若存在欺诈或重大误解,可请求撤销合同。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需确定违约方并适用定金罚则。此外,还介绍了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以及避免定金纠纷的一些建议,如签订认购协议、控制定金 
- 
 	   发生购房合同纠纷能返还定金吗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到目前为止,涉及到定金的法律规定有下:《合同法》、《担保法》、《担保法司法解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 
-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
   
- 
 	 怎样处理定金合同纠纷
   
- 
 	 签订立约定金合同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