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人身损害是否给予赔偿
时间:2024-09-2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发现劳务关系一般会由双方口头或者书面约定。那么,关于劳务合同人身损害是否会给予赔偿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劳务合同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
一、雇主的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时,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了雇员的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当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还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或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发包人或分包人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情况,不适用上述规定。
二、确定雇佣活动的范围
确定雇员从事的活动是否属于雇佣活动的范围,是确定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关键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判断雇员是否从事雇佣活动的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雇员执行的事务是否在雇主授权或指示范围内,即在雇主授权或指示范围内执行职务的行为属于雇佣活动范围。即使雇主的指示不够具体明确,但如果雇员的工作是为了雇主的利益而进行的,仍然应被视为雇佣活动。2. 从雇员执行职务的外表来看,如果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与雇主指示办理的事件要求相一致,就应认定为雇佣活动范围之内。3. 对于雇员超出授权范围的行为,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判断。即如果雇员的行为超出了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被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除此之外,判断是否为雇主工作以及是否在受雇工作中遭受伤害,还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 雇员从事工作的性质,即其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是他应当做的事情。2. 雇员是否在受雇时间内遭受损害,受雇时间与受雇工作有关。3. 损害发生时,雇员所在地是否为该出现的地方。通过以上的判断和考虑,可以确定雇员从事的活动是否属于雇佣活动的范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体工程劳务部分的分包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关于主体工程劳务分包的规定。总承包单位可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主体工程除外。总承包单位负责主体结构的施工,劳务分包无需经过发包人同意,但需要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且总承包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强
-
实习期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讨论
实习期的性质以及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习期的大学生不被视为劳动者,因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围绕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建立展开。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根据合同期限而定。工作内容部分包括岗位工作、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等。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部分包括
-
劳务派遣工伤责任主体的解析与界定
劳务派遣工伤责任主体是劳务派遣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违反劳务派遣规定的,会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并可能被吊销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同时,如果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劳务派遣单位也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劳务派
-
二手房违约赔偿责任的法律分析与规范
-
违法分包转包造成劳务者受伤的法律责任
-
劳务合同人身损害是否给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