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员工尚未离职,双方仍然保持劳动关系,员工可以随时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工资及相关损失。
2. 如果员工已经离职,并且拖欠工资超过一年,期间未采取其他追偿措施,一旦劳动仲裁时效过期,员工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然而,如果员工在拖欠工资期间持续采取追偿措施,或向相关部门寻求救济,或存在老板承诺付款等情况,劳动仲裁时效可以重新计算,并且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工资。
此外,如果员工曾经联系对方追讨工资,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例如追讨工资的短信、电话记录和录音等,只要能够证明曾经向对方索取工资即可。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下是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1.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2. 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1) 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2)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3)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4)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资方需要支付拖欠工资和补偿金(补偿金为拖欠工资额的25%),必要时还需要支付赔偿金(但前提是造成实际损害)。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员工提前离职时,是否需要赔偿取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和超市老板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强迫劳动,或者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或提高劳动条件,或者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那么用人单位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雇主不得克扣或拖欠员工的工资。如果雇主不支付加班费,违反了法律规定,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提供相应证据。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