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满足以下两种情形之一,否则公司拖欠工资都属于非法行为:
如果用人单位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工资,这种情况下拖欠工资是合法的。
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以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为是违法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拖欠劳动工资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如果雇主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或者本来有能力支付但不支付劳动者报酬,并且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这样的情况才构成犯罪。
如果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建议先向当地人力社保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被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并尽可能提供能够证实用人单位转移、隐匿财产或有能力支付工资的线索和材料,积极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调查取证工作。人力社保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会下发相关法律文书,责令雇主支付劳动报酬。如果雇主在指定期限内仍不支付,人力社保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将案件及材料移送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包括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回笼不及时以及层层转包未能禁止等问题。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证据支持,加上法律执行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职不足,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难以解决。此外,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建
公司解散后农民工工资的清偿时间及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分析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包括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回笼困难以及层层转包问题等。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需要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执行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管,并禁止层
劳动者在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失败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途径。文章还详细列举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等争议,以及不愿协商、调解或仲裁时的处理办法。公司拖欠工资会接受劳动、人社、住房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