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企业受到延迟复工或未返岗的影响,导致一些职工无法提供正常劳动。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了相应的指导。
根据通知的规定,对于用完各类休假仍无法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与职工协商并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这意味着,即使职工无法正常工作,其工资仍应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金额进行支付。
对于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情况,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向职工发放生活费。具体的发放标准和方式应与职工协商一致,并在合理范围内予以满足。
以上规定的法律依据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企业和职工在处理工资支付问题时应参照该通知的规定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对于受疫情影响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与职工协商并按照劳动合同和相关规定支付工资。在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情况下,企业应向职工发放生活费,具体标准和方式应与职工协商一致。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浙江省疫情期间工资要按劳动法的规定进行发放。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企业因
南京疫情期间工资要按劳动法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进行发放。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符合规定不受延迟复工要求限制的企业,在此期间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依法支付职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