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对于以下情况,企业应按照规定支付工资: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的,应顺延至职工医疗期、医学观察期、隔离期或紧急措施结束。
2. 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避免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若职工提供正常劳动,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发放生活费,标准按地方规定执行。
3. 因疫情影响无法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仲裁时效期间。因疫情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时限审理案件的,可相应顺延审理期限。
4.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若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的待遇: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因疫情待岗期间,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没上班发放生活费,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
上班员工发放标准:工作日,工资正常发放;休息日,如果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如果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或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