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后,可以委托律师去复印劳动仲裁庭审记录。
劳动仲裁庭审记录是劳动争议案件庭审情况的集中反映。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0条的规定,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阶段时,案件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时需要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查阅复印劳动仲裁阶段的庭审笔录。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6条的规定,除非当事人协议不公开或者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应当公开进行。
因此,除非案件不公开审理,劳动仲裁庭审笔录应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制,同时还应允许利害关系人及其代理人查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48、49、50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救济程序:
根据本法第47条的规定,一裁终局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根据本法第48条的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本法第4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时,应当裁定撤销。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本法第50条的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47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期满不起诉,则裁决书生效。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劳动仲裁的程序及相关执行过程。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如单位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约6个月。仲裁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决定、开庭通知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文章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初次鉴定、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当工伤职工申请复查鉴定后,仲裁程序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中止等待复查结果。但具体是否中止仲裁程序取决于复查鉴定的重要性和预计时间,仲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