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立案后可否申请保全
时间:2024-04-06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劳动者要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申请期限,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是一年,那么劳动仲裁立案后可不可以申请保全?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劳动仲裁立案后财产保全的申请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仲裁立案后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仲裁裁决的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在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经济确有困难,或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欠薪逃匿可能,应当减轻或免除劳动者提供担保的义务,并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生效后三个月内申请强制执行。如果逾期不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资料
劳动仲裁申请所需的文件和证明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以下文件和证明材料:
- 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保留一份。如果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保留一份。申请书应使用蓝黑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必须由申请人本人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除了应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电话等),申请书还应明确具体的申请请求,并陈述申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 身份证明: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如果有委托代理人,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用人单位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携带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并提交复印件以及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
- 劳动关系证明:包括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相关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应提供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地等)。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应提交本人户口所在地地址、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 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详细填写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
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劳动争议案件中,包括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应遵循仲裁前置原则,当事人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涉及商业秘密侵权,可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
-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调解程序。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无果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会代表组成,协议达成后当
-
劳动仲裁后申请强制执行要多久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单位不履行的,法律上目前对申请执行后多长时间进入执行,什么时候结案没有明确规定。《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全文》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生效后三个月内申请强制执
-
劳动仲裁立案后可否申请保全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仲裁立案后可以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目的是保证仲裁裁决可以顺利执行。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生效后三个月内申请强制执行。
-
劳动仲裁后公司解散如何执行
-
劳动仲裁后公司解散如何执行
-
劳动伤害财产被保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