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进行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监察。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进行监察。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有权采取以下调查、检查措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要求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审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根据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实习期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实习期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采取多种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包括向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个人老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并采取
劳动者在辞职后发现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效力和相关规定。劳动者有权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会保护举报人的身份秘密,对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员工辞职包括多种情况,如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辞职以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