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定金 > 其它定金知识 > 定金与违约金的合法性与可并用性解析

定金与违约金的合法性与可并用性解析

时间:2024-01-02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23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法律咨询:定金与违约金能并用吗?

律师解答:关于定金与违约金是否可以同时使用的问题,当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时,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的条款,但不能同时使用两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如果违约金无法弥补损失,可以要求增加违约金的数额;如果定金无法弥补损失,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相关法律知识: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违约金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并因对这两种性质的看法产生了几种观点:

1. 取消惩罚性违约金

有人认为,我国应该取消违约金中的惩罚性要素,使其仅保留补偿性质,即只保留补偿性违约金。

2. 同时承认补偿性和惩罚性违约金

有人认为,我国的违约金制度应同时规定补偿性和惩罚性违约金,以补偿性违约金为主,惩罚性违约金为辅。

3. 以惩罚性违约金为主

有人认为,应以惩罚性违约金为主,补偿性违约金为辅。

4. 同时承认两种性质的违约金

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同时承认违约金的补偿性和惩罚性两种性质,且以补偿性为原则,惩罚性为例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强调同时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并明确规定了多种法定违约金。然而,《合同法》不再强调法定违约金,也没有直接规定法定违约金的条款。因此,有学者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违约金强调惩罚性;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违约金则更加注重补偿性,对惩罚性有所限制。

由于理论界对违约金补偿性和惩罚性两种性质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判断违约金具有赔偿性还是惩罚性的标准不统一。有人认为,当违约金的数额低于实际损失时,违约金仅具有赔偿性质,而不具备惩罚性质;而当没有实际损失或实际损失低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时,违约金则体现出惩罚性(即违约金同时具有赔偿和惩罚的双重性质和功能)。这种观点长期以来主导了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几乎成为审判实践的处理原则。然而,这种基于约定的违约金与违约造成损失之间关系的分析判断违约金补偿性或惩罚性的观点,缺乏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签订后价格上涨应对措施

    合同签订后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当对方涨价时,受益方有权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如对方不同意,可起诉其违约。同时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违约金的约定和调整,以及《民法典》与《合同法》的关系。

  • 房产购销合同的退房条件

    房产购销合同的退房条件。分为约定条件和法定条件两种,约定条件需遵循《合同法》原则。退房违约金处理需考虑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如违约方需赔偿损失。退房申请程序包括起草退房申请、签订解除协议等步骤。对于显失公平的购房合同,置业者可在一年内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

  • 购房定金是否可退还的合理性

    购房定金退还的合理性问题。在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格且业主违约时,定金可能不予退还。业主应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定金金额、谨慎签署认购书等。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补充协议协商未成或国家新政策导致不符合购房条件等,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

  • 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的同时适用问题

    《合同法》中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的同时适用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对方只能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不能同时使用两者。定金和违约金虽有相似之处,但根本目的、交付时间、发生根据和确定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定金用于担保合同实现,具有预先支付和征约作用;违约

  • 巴中购房定金能退
  • 没有签订合同的微信定金可以退还吗
  • 买车定金可以退回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