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遇到村委会的不当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进行投诉:
如果农民发现村委会存在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问题,可以向乡、镇政府进行信访举报。
对于涉及经济问题的投诉,农民可以向县反腐办进行举报。
对于个人、治安或刑事相关的问题,农民可以向当地派出所进行举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5条的规定,村委会无权征地。征地权限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手中,市、县、乡级政府也无权征地。
因此,建议农民联名向上级政府(包括省级直至国务院)进行投诉,以制止村委会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5条,国务院批准征收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的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以及超过70公顷的其他土地。对于征收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此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文》规定,在征收农用地时,应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也会办理征地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也会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需要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对于举报村干部犯法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村干部在协助履行国家工作职责中涉嫌犯法,可以向乡(镇)纪委、县纪检监察部门、人大、组织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向检察院进行举报。
如果涉及村干部个人问题的犯法行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在进行举报之前,需要收集和保存相关的犯法证据材料。在举报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书信、拨打举报电话等形式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现在政府各部门普遍设有网上举报信箱等服务,农民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举报。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法律责任及解决途径。农民工可以向上级施工单位主张权利,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或追究用人单位恶意欠薪罪的法律后果。投诉时劳动者应携带相关证据,并可以主张赔偿金。若构成恶意欠薪罪,用人单位将承担刑事责任,但如能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工资并
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并涉嫌犯罪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并移送司法机关。同时,要加强工资支付的监督执法工作,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并展开专项检查。另外,及时处理工资争议案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帮助解决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