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权益保护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措施。
对于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相关部门应当责令其及时补发。如果用人单位不能立即补发,应当制定清欠计划,并限期补发。
对于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涉嫌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肃处理。
在企业依法破产、清偿债务时,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应当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纳入第一清偿顺序。
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合同约定,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要重点做好对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并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资的违法行为。
如果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导致农民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应当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如果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应当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
农民工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包括通过协商、咨询热线电话、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寻求工会帮助、向政府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和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对于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农民工,还可以申请免费法律援助。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该意见旨在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特别是解决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拖欠工资问题。意见强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总责,要求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和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定罪量刑标准、从宽处罚情形以及单位犯罪的情况。该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
农民工工伤处理程序。农民工遭受事故伤害后,雇主需及时救治并备案。所在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按时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提出。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伤残等级评定后享受相应待遇。同时需注意签订劳动合同、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