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调解 > 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时间:2024-06-22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17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重要机构,人民调解员对民间纠纷进行调解后,要出具调解书的,那么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当载明什么事项?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必要事项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当明确载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协议书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以便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身份和背景。

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协议书必须详细描述纠纷的主要事实和争议事项,并明确各方当事人在纠纷中的责任。

三、调解协议内容及履行方式和期限

协议书应当明确记录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包括履行的方式和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调解协议书在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后,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协议书应由各方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人民调解员应具备的三种素质

一、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和敏锐性

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是人民调解员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这包括坚定贯彻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忠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人民调解员还应具备思想敏锐性,能够洞察各个时期、环境和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矛盾纠纷,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并迅速应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二、广博的知识

人民调解工作涉及面广泛,涵盖多个领域和方面。除了必备的法律知识外,人民调解员还应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工作指导思想的内容,了解中央和地方政策文件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要求,以及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敬业而勤奋的品德

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要求调解人员具备协调、劝说和服务的能力。由于调解人员无职无权,他们在工作中扮演的是一个“配角”的角色。因此,人民调解工作是最能够体现、培养和锻炼人的道德品质的岗位。人民调解员应积极践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展现无私奉献的思想品质,并遵纪守法,树立模范作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转自案件的和解程序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 道路交通事故协议书格式

    道路交通事故协议书的格式。该格式包括标题、事故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身份事项。正文部分包括事故经过及损失情况、责任认定和协议内容。结尾部分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并注明制作日期。注意事项包括事故叙述要简明清晰,责任认定要科学合理,协议内容要条理清晰等。调解

  •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情况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能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案情。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涉及财产损失的为三年。摘要是否一次性解决交通事故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涉及诉讼流程和时效注意事项。

  • 简易程序调解离婚流程
  • 法院组织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 都不抚养孩子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