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后可以补交证据吗

时间:2024-10-31 浏览:2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280
在人民法院进行起诉,首先会提交自己的诉讼书,然后对方立案之后会需要提供诉讼费和证据,再之后就是组织调节,然后开庭审理,如果自己是开庭审理之后补交的证据可以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庭后可以补交证据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当事人在案件开庭后可以补充提供证据。如果法院认为该证据与案件有较大的关联性,法院会再次组织开庭举证和质证过程。

逾期提供证据的情况

根据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并在必要时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法院将视为未逾期。

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证据的后果

根据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当事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将不予采纳。然而,如果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予以训诫或罚款。

对于非故意或非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应当予以采纳,并对当事人进行训诫。

如果一方当事人因对方逾期提供证据而增加了交通、住宿、就餐、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该方可要求对方赔偿。法院在此情况下可以支持该要求。

证据交换和新的证据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在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可以提出反驳并提供新的证据。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证据交换。

一般情况下,证据交换不超过两次。但在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情况下,法院认为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时,可以超过两次。

根据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提供新的证据的时机

根据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时,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时,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如果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应当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非新的证据和延期举证

根据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如果不是新的证据,法院将不予采纳。

当事人经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证据,并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情况下,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

根据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时,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对新的证据的回应和后果

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时,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如果因一方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内举证,导致案件在二审或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而被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原审裁判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另一方当事人承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由此扩大的直接损失,法院应当支持该请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二审中的补充证据

    民事诉讼中二审程序中的补充证据问题。一审中未提交的证据,若在一审后新发现,可在二审中提交并采信。新证据需在二审开庭前或审理时提出,如不需开庭,则需在指定期限内提出。再审时提供的新证据需在申请再审时提出。对方当事人在被告知后,有权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流程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 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