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是一种书面协议,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仲裁协议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作为合同的一部分。
仲裁协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规定,例如特别的仲裁协议、往来函电或其他相关文件中的特殊约定。
仲裁协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四点:
目前,中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和海事合同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规定仲裁协议:
当事人可以选择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或海事仲裁委员会作为仲裁机构,根据中国的仲裁程序规则进行仲裁。
如果中国当事人是被诉人,应在中国仲裁机构根据中国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如果外国当事人是被诉人,应在对方国家的仲裁机构根据该仲裁机构的规则进行仲裁。
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第三国的仲裁机构,根据该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当事人可以协商组织临时仲裁庭,关于仲裁庭的组成和仲裁程序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商定,也可以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进行。
对于订有仲裁协议合同的争议,当事人无法自行解决时,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般情况下,仲裁员可以由当事人各自选定一人。根据中国的仲裁规则,申诉人和被诉人应当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各自指定一人为仲裁员,再由两个被指定的仲裁员在委员中选定一人为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共同审理。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共同选定一人为独任仲裁员,进行单独审理。
中国的仲裁庭一般公开进行,但在当事人的申请下,仲裁庭也可以决定不公开进行。仲裁庭的审理日期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和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商议决定,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可以亲自出庭,也可以委派代理人代表出庭。当仲裁庭由3人组成时,裁决由多数决定,并且裁决书必须详细说明理由。
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双方当事人都不可以向法院或其他机关提出变更要求。当事人应根据裁决所规定的期限自动履行。
对于在中国需要履行的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依法执行。
对于需要在外国执行的裁决,可以根据中国与某些国家签订的双边贸易、航海和经济合作条约或协定的规定,向对方国家的法院或执行机构申请执行。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仲裁法规并设立了仲裁机构。各国的仲裁机构有的附设在商会性质的社会团体内,有的独立存在。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欠款纠纷的解决方式以及申请支付令的效力。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欠款纠纷。申请支付令是有效追回欠款的方式之一,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在欠款纠纷中,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以支持其主张,包括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协议履行情况和买卖关系存在
苏州仲裁委员会为了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争议修订的新规则,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仲裁目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当事人申请仲裁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
有效仲裁协议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及法律效力。在我国,有效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管辖权,并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仲裁协议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都有法律效力,对法院而言,有效仲裁协议排除其管辖权,但法院仍需执行基于该协议作出的裁决。在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仲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