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仲裁法司法解释全文》第六条的规定,当合同约定由某地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且该地仅有一个仲裁机构存在时,该仲裁机构将被视为约定的仲裁机构。然而,如果该地存在两个以上的仲裁机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其中一个仲裁机构来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无法就仲裁机构达成一致意见,则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
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时,应包含以下内容:
合同中必须明确表达当事人有意向申请仲裁的意愿。
仲裁事项必须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定的法律关系,并且仅限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等民事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
当事人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指定具体的仲裁委员会,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如果仅约定了仲裁地点(如北京),而没有指定仲裁机构,则该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
以下是贸仲的示范仲裁条款:
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在实践中,我们常遇到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有些合同中约定了仲裁地点,但没有明确指定仲裁机构,或者虽然有约定,但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的方式、术语不规范。例如:“发生争议在合同签订地(履行地)仲裁解决”、“在争议所在地仲裁解决”、“争议由本仲裁机关仲裁”、“争议由本有关部门仲裁”、“争议在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争议由XX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等。这些约定在纠纷发生后,申请仲裁时可能被认为约定不明确而不予受理仲裁申请。
有些合同中同时约定了两个仲裁机构,例如:“争议可提交A有关仲裁机构仲裁或B有关仲裁机构仲裁”。这样的约定往往在纠纷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可能就申请何地仲裁机构发生分歧。根据新仲裁法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当仲裁协议约定了两个以上的仲裁机构时,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其中一个仲裁机构来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无法就仲裁机构达成一致意见,则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这样的约定不仅没有达到简便快捷地解决纠纷的目的,反而增加了不少麻烦。
有些合同中同时约定了仲裁和诉讼,例如:“发生争议可向合同履行地(签订地)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争议由合同履行地仲裁机关仲裁,对仲裁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根据我国仲裁法及仲裁法解释的规定,这种约定违反了仲裁的惟一性和终局性,仲裁机构会认定其为无效约定,不予受理仲裁申请。
合同中的仲裁协议条款,包括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仲裁委员会等方面。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表达当事人的意愿,且仲裁事项必须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仅限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选定仲裁委员会时,必须明确指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否则仲裁协议无效。最后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期间、管辖法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需满足主体为仲裁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应予撤销等条件。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撤销裁决或驳回
关于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相关规定。其中,被执行人、案外人可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并由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特定条件下可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不予执行申请,并询问当事人。同时,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申请有一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是属于保险合同纠纷的一种,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其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保险方的名义签订财产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的标的,必须是投保人所有或管理并与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