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仲裁申请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本仲裁机关递交申请书,并附仲裁协议,申请书应当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申请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申诉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电话,申诉人是法人的,应写明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被诉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电话,被诉人是法人的,应写明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3、申请的理由(事实和经过)和要求;
4、证据、证人姓名和地址、电话,并附有原技术合同副本,来往信件、单据,有关技术资料和技术评价鉴定文件等。委托代理人申请仲裁的,应有授权委托并注明代理期限。
第二条:案件的受理
1、受理仲裁案件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争议双方在技术合同中有仲裁约定,或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局面约定将技术合同争议提交本仲裁机关进行仲裁。
(2)争议双方中一方向本仲裁机关提出仲裁申请。
2、本仲裁机关不受理下列案件:
(1)原技术合同中没有仲裁约定,事后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
(2)约定仲裁的机关不是本机关;
(3)超过技术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和申请仲裁有效期限。(有效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三条:立案
本仲裁机关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天内立案,并通知申诉方按争议技术合同金额的比例予交案件受理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七天内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四条:仲裁庭组成或独任仲裁员的确定。
本机关受案后,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认为核案件可以使用简易程序时,可确定独任仲裁员人一人对案件进行仲裁。不宜使用简易程序时,应指定首席仲裁员一人和仲裁员二人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被指定的仲裁员认为办案不适宜时,应当自行提出回避,当事人发现仲裁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第五条:本仲裁机关受案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发送被诉人,通知其在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提交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者代理人委托代理书、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
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证据的证据效力规定的不明确性,并分析了仲裁制度对证据的特殊性要求。仲裁程序试图摆脱证据规则的束缚,但又受到自然公正原则的影响。自然公正原则要求仲裁员独立行使权力,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成为仲裁程序中的公认基本原则,证据规则也因此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的费用缴纳问题。当事人需缴纳仲裁案件受理费和仲裁案件处理费,可选择现金、银行卡或银行划账方式付费。费用标准依据争议金额而定,具体收费标准按照上海仲裁委员会的规定执行,当事人需妥善保管缴费凭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效的仲裁协议一般应具备以下内容:一是仲裁双方的明确意愿,即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二是明确约定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三是明确约定仲裁机构的具体名称或者选择仲裁委员会;四是明确约定适用的仲裁规则;五是明确约定仲裁地点;六是明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分别选定一名仲裁员;如果当事人未在上述期限内选定,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当仲裁员拒绝接受当事人的选定,或者因疾病及其他可能影响正常履行仲裁员职责的原因不能参加案件审理时,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