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除权是指对属于破产财产的特定财产行使的权利,该权利不受破产程序的限制,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享有别除权的前提是担保债权在破产宣告前的特定期间内已存在,并且债权和担保必须合法成立和生效,符合《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1. 债权和担保必须合法成立和生效。
2. 债权和担保权必须符合《破产法》有关规定。
3. 享有别除权的人一般应是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担保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能代替担保债权人而优先受偿。但是如果债权人已将自己债权转让给第三人,附属于该债权的担保权利原则上也随之转移,继受债权人可以代替原债权人对担保财产行使优先受偿权。
根据《破产法》第一百零九条,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别除权是针对破产人的财产行使的权利,与取回权不同,取回权是针对破产管理人管理下的非破产人财产行使的权利。当别除权人对担保物进行受偿时,如有余额,应返还给破产管理人,用于对全体破产债权人清偿。如果余额不足以清偿时,未受偿的债权将转化为破产债权,别除权人可以对破产人的其他财产行使权利。通常情况下,别除权人放弃优先受偿权,作为破产债权人受偿。但是,如果第三人为破产人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则不构成别除权,因为担保财产不属于破产人所有,担保债权依民法的有关规定实现。相反,如果破产人为他人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则构成别除权,但因其不是主债务人,在担保物价款不足以清偿担保债额时,余债不得作为破产债权向破产人要求清偿,只能向原债务人求偿。同时,别除权人如放弃优先受偿权利,其债权不得转为对破产人的破产债权,因为二者之间只存在担保关系,而无债务关系。
别除权是针对破产人设定担保之特定财产行使的权利,与破产债权和产生于破产宣告后的破产费用的行使权利有所不同。根据中国破产法的规定,破产人已设定担保之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因此,即使在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情况下,也不得从担保财产中拨付,别除权人的权利不受影响。只有在担保财产清偿担保债权后尚有余额的情况下,才可用于支付破产费用和清偿破产债权。
别除权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与破产费用的优先支付和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有所不同。别除权的优先受偿权是针对担保财产行使的,不受破产和和解程序的限制,可以优于其他债权人单独、即时受偿的权利。
别除权的优先受偿权利范围包括债务本金与利息。在执行担保财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根据实际发生的数额随时从变卖担保物的价款中支付,支付费用后的余额用于清偿别除权。无法从担保财产中获得清偿的别除权将转化为破产债权。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公司清算的流程。在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小组并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需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后,清算组进行债权登记和保护。在债权申报期间不进行清偿,之后按法定顺序清偿。清算组需编制报告并结案。全文详细介绍了公司清算的整个过程和要点。
公司破产清算时的债权清偿顺序。首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然后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等,最后清偿普通破产债权。同时,明确了破产清算中税收优先权的范围,包括破产宣告前和宣告后形成的税收债权,但不包括行政性收费和因违法行为产生的罚款。
别除权是对属于破产财产的特定财产行使的权利; 是不依破产程序而优先受偿的权利; 作为别除权基础的担保债权须在破产宣告前的特定期间内已存在。对于在执行担保财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依实际发生数额随时从变卖担保物的价款中支付,支付费用后的余额用于清偿别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