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通过约定排除的法律解析
时间:2024-08-11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短视频,这些视频是从电视上剪辑下来的,那么这样的话是否会造成侵权呢?对于媒体播放视频侵权如何担责?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媒体播放视频侵权责任及法律规定
一、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害的扩大部分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此外,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但未采取必要措施,也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二、剪辑视频的侵权情况
著作权侵权是指违反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进行侵犯的行为。具体来说,任何违反《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如果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并造成财产或非财产损失,都属于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存在侵权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包括擅自使用作品、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等。这种侵权行为既可能对著作权人身权造成损害,也可能对著作权人财产权造成损害,甚至同时损害著作权人的身权和财产权。2. 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利,任何人都有义务不侵犯该权利。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但对于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权的作品,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在使用时不存在侵权问题。3.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持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绝大多数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都是故意的,但也存在一些行为既可以构成故意侵权,也可以构成过失侵权。在确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时,区分过错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意义。一般来说,故意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要重于过失侵权行为。
三、《民法典》对网络侵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按照其规定执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给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害的扩大部分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因为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权利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按照其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有关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时的侵权责任,被侵权人的请求权和追偿权,以及涉及第三人过错、缺陷产品危及人身财产安全、警示与召回等方面的规定。同时,也提到了在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
-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虽无具体规定,但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并由法院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侵害。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可提出赔偿要求,但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近亲属包括配偶
-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
何种情况下不分少分共同财产
-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的规定
-
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