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申请人应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提交的图片或照片应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2.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图片或照片中所表示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用于解释图片或照片所表示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3.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构成侵犯专利权。如果引起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时,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后的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侵权人期满不起诉且不停止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商标印衣服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对于未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可采取行政和民事责任措施,如责令停止销售侵权商品、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等。同时,根据《商标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进行罚款。被侵权者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索赔。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关于缺陷产品的规定,明确了缺陷产品的定义及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废补助等。同时,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