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更广泛,包括自然界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
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不能损害没有参与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只能是与危险发生无关的第三者的利益。
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且作为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方法避免损害,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可以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
正当防卫对防卫人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只要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都可以实施。而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特殊防卫权,也有人称为"无过当防卫权"或者"绝对防卫权"。而紧急避险却没有类似的规定。
教育部规定的顶岗实习要求及大学生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高职院校必须确保学生至少顶岗实习半年,这被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如有遭受学校强制实习的情况,可向教育局投诉或依据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大学生维权的现状、定
物权受到侵害时的损害赔偿范围及法律规定。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赔偿内容为给付金钱或实物财产。在实际承担时,赔偿责任受多种因素影响。依据《物权法》相关规定,物权受到侵害时,需结合具体条文及个案来确定责任构成和赔偿范围,贯彻完
根据以上内容,法院可以根据一系列情况判决免除刑事处罚。这些情况包括:自首、揭发他人犯罪行为、重大立功表现、身体残疾导致犯罪、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行贿人主动交待行贿行为、非法种植罂粟或其他毒品原植物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当防卫是指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是指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即在紧急情况下舍小利而保大利的问题。两者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通常是人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