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差别是什么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差别是什么

时间:2024-09-2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8752
很多小伙伴都对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差别是什么有疑惑,接下来,请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来源的差异

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更广泛,包括自然界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

行为对象的差异

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不能损害没有参与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只能是与危险发生无关的第三者的利益。

行为限制条件的差异

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且作为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方法避免损害,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损害程度的限度差异

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可以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

主体限定的差异

正当防卫对防卫人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只要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都可以实施。而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特殊防卫权的差异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特殊防卫权,也有人称为"无过当防卫权"或者"绝对防卫权"。而紧急避险却没有类似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种类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

  • 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中原告和被告的资格要求,以及法律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原告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由法定监护人代为诉讼,而被告可以是销售者、服务者或生产者等。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同时法律也具有社会职能,为公共利益服务。

  • 案情回放:搬卸工告老板获损害赔偿
  •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判处免除刑事处罚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