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联拓机电公司。
被告:李*兰。
2000年8月12日,杨*松与原告**联拓机电公司(下称**公司)签订《汽车分期付款购销合同》,约定:杨*松以分期付款的方法在**公司购买“捷达”FV7160GTX型轿车一辆,总价款人民币16.6万元;根据**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九龙山支行(以下简称九龙山支行)联合推出的贷款购车办法,杨*松应与九龙山支行签订汽车消费信贷合同,杨*松首期支付车辆总价款的40%(人民币66400元),剩余60%款项(人民币99600元)由九龙山支行审查客户资信后,直接划给**公司在支行开设的账户。当日,被告李*兰应杨*松的请求,在**公司签署了由该公司提供的担保书。担保书中的担保人为李*兰(甲方),被担保人为杨*松(乙方),主要内容为:根据购车合同及汽车消费信贷合同,若乙方不能按贷款协议之规定偿还所欠银行的本金及利息,或乙方不具备偿还能力时,甲方自愿为乙方承担担保责任,负责偿还乙方所欠银行的所有款项。该担保书作为购车合同的附件,存放在**公司。
同月14日,杨*松在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该车投保,保险期限自2000年8月15日零时起至2001年8月14日24时止。
同月21日,杨*松与九龙山支行签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汽车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约定:杨*松向该行借款人民币99600元,借款期限为60个月,自2000年8月21日起至2005年8月21日止,按月还本付息。当日,**公司与该行签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汽车消费贷款保证合同》,**公司为杨*松所签借款合同向该行提供担保,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此后杨*松共还贷款金额人民币3152.57元。
同年10月20日,杨*松酒后驾车且超速行驶,造成车毁人亡。经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朝阳交通支队认定:杨*松负事故全部责任。根据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辆保险条款中中关于责任免除的规定,驾驶员饮酒造成事故的,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杨*松死亡后,**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共向九龙山支行支付人民币26418.82元(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在诉讼中,**公司向法庭出具了杨*松无遗产的证据,李*兰对此未提出异议。
**公司于2001年9月诉至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要求李*兰承担反担保责任,支付车款计人民币93791.95元。
被告李*兰答辩称:作为保证人,我与原告均系为被保证人杨*松向银行担保。原告并未向我说明要求我提供的担保为反担保,在我出具的担保书中亦无反担保的意思表示。且我所签担保书系原告提供的一种格式合同,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的解释。原告并不具备债权人的主体资格,请求驳回其诉讼请求。
免除反担保责任的情形,包括主合同当事人串通欺骗保证人以及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手段使保证人违背真实意思提供保证的情况。同时,文章介绍了反担保成立的要件、特征及其担保对象与担保合同的当事人不同之处。反担保成立需满足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等条件,且需符
甲方与乙方签订的合同及担保契约关系,并由某担保公司为甲方提供反担保的事宜。担保公司承诺对甲方在担保契约项下的所有应付款项承担连带偿付责任或连带赔偿责任,包括贵行向保函受益人支付的所有款项及产生的垫付利息和费用。担保事项涉及多方变更时,本保证书继续有效
反担保的概念及其在事故车保全中的应用。反担保是保障担保人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常用于交通事故纠纷中的财产保全。提供保证金是反担保措施之一,但法院在保证金退还方面的行为可能侵害当事人权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留置和定金不能作为反担
反担保人与被担保人之间的担保协议,反担保人向保证人提供保证反担保以确保主合同项下被反担保人义务的履行。反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范围包括主合同项下的全部主债权、利息等费用。当被反担保人不履行主债务时,保证人可要求反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