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4-07-1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851
民以食为天,吃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以前由于经济落后很多人温饱已成问题。可是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吃得越来越好,却也吃得越来越不放心。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法律解答,详情请看下文。

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 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

2. 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不够

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3. 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

4. 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

5. 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分属工商、卫生、质监、农牧等多个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有的在该唱主角时却当了配角,有的在该当配角时却唱了主角。

6. 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

近年来,我国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经费少,一些检测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另外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7. 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目前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由于从事小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投入少、见效快,因此开小商店、小吃部、小作坊就成为就业的首选。有些经营户流动性大,加之所售食品来源不明,进货渠道乱,索证索票难,而且极易反弹,执法难度较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特别是私屠乱宰等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

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处理方法

1. 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逐步引入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不受污染,进而保证食品安全。同时,结合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建立商品标签标识、质量追溯、封存报告、依法销毁等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2. 加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监管,提高上市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水平

充分利用抽查、巡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监测制度,并作为强化对食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推广食品产销“场厂挂钩”,实现从“以打为主,打防结合”到“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转变,建立全方位的流通领域监管体系,不断提高上市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水平。

3. 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流通企业行业信用标准,强化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市场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实施上市销售食品安全责任制,推动食品市场建立经营者和商品“黑名单”、“黄牌警告”制度。制定和完善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制和诚信教育,督促企业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从而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县政府食品部门履行职责的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 2005年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要点,包括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打击商业欺诈以净化市场环境。其中,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推进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

  •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需向销售者索取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行为,以及不同情况下索证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哪些机构出具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有效,以及证书内容的要求。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销售者需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并不得销售淘汰、失效、变质产品。因销售者过错导致的产品缺陷需承担赔偿责任。新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可要求支付损失3倍赔偿金的惩罚性赔偿,并明确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转基

  • 新食品安全法修改的五大亮点
  • 不合格产品是否属于存在缺陷的产品
  •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