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地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并具有徇私的目的。
如果行为人因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过失导致土地被非法征用、占用,并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符合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如果行为人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但没有徇私目的,只有在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才可构成犯罪。此时,行为人应当被定罪为滥用职权罪,而不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行为人在实施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时,如果收受贿赂或者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共同贪污与土地征用、占用相关的费用,那么行为人可能触犯其他罪行,如受贿罪、贪污罪。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应当被认定为牵连犯,需要选择一项较重的罪行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行为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如果行为人导致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情节之一,指的是造成土地资源特别严重的浪费或者破坏,或者导致国家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失等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将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即自然人的生命维持安全利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的惩罚。构成该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本文讨论了本罪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以及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之间的界限。本罪侵害的是国家对土地特别是耕地进行保护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