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犯罪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犯罪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06-3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361
现实社会有很多的不法分子他们眼里没有法律,不断的去做对于社会有害的事情。但是也有的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继续犯罪,那么对于犯罪中止的情形有哪些?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犯罪中止的情形

主观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客观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则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则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种类

预备中止

预备中止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例如购买刀具后中止杀人计划。

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例如强奸行为人在被害人的说服下停止犯罪。

实行终了的中止

实行终了的中止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时,例如投毒杀人。

消极中止

消极中止是指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

积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地防止结果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赔偿追责后的犯罪认定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中的追责与犯罪认定问题。国家机关在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后有权向责任人追偿,若责任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可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赔偿请求时效为两年,从违法行为被依法确认之日起计算,期间存在中止情况。

  • 共同犯罪的分类

    共同犯罪中的分类问题,主要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式。共同犯罪还包括教唆犯和犯罪中止的情况。对于犯罪中止的认定,简单共同犯罪中要考虑犯罪中止行为的有效性,复杂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中止影响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认定。若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并得到司

  • 存疑不起诉与国家赔偿法的关系

    存疑不起诉与国家赔偿法的关系。存疑不起诉是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的终止决定,与中止决定不同。存疑不起诉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自宣布之日起生效。存疑不起诉并不等同于认定被不起诉人有犯罪事实,而是对构成犯罪的证据不足的确认。根据

  • 单位实施组织考试提供试题行为的法律责任

    单位实施组织考试提供试题行为的法律责任,并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组织考试作弊罪的中止标准和条件,包括行为人主观上的中止犯罪决意和客观上实施的中止犯罪行为。同时,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并有效地停止犯罪行为或避免危害结果。

  •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 生产伪造罪未遂的严重性分析
  • 抢劫杀人部分共犯人中止案的辩护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