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人能否认定共同犯罪
时间:2024-03-0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做出犯罪的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而有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刑事犯罪是属于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有两个以上,那么醉酒的人能不能认定共同犯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醉酒者的刑事责任和共同犯罪认定
一、醉酒者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者在犯罪行为中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醉酒者与他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期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醉酒者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二、共同犯罪的认定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构成共同犯罪。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另外,如果共同实施犯罪的人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意味着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故意参与实施共同犯罪,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他一起参与犯罪。此外,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抱有希望或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相互联系、相互默契,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尽管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可能在地位、具体分工、参与程度和时间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共同犯罪的认定还要求共同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也就是说,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需要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通过以上要求的分析,可以准确地认定共同犯罪的情况,以便在刑事审判中进行适当的定性和量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法定概念和分类
中国刑法中从犯的概念和分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对于从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的危害性较轻的原则。
-
开设赌场罪共犯的认定及情节严重的标准
开设赌场罪共犯的认定标准及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提供赌博网站服务的认定、明知的认定和未到案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网上赌博参赌人数和赌资的确定方式,包括参赌人数的确定、赌资的确定和开设赌场代理网站的确定。
-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刑期取决于运输毒品的类型和数量。数量较大可能判死刑;数量较多判七年以上;数量较少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将受到严厉处罚。多次犯罪数量累计计算。
-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分子的分类,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主犯是共同犯罪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需承担全部罪行;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处罚较轻;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根据情节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教唆犯则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
-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
寻衅滋事从犯初犯判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