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短期有期徒刑是否可以减刑,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在看守所的待遇时间来决定。
假设一名服刑人员在看守所待了六个月,判决生效时还有余刑两年六个月。该服刑人员在监狱中表现出悔改的态度,没有违规记录,按时参加教育学习并超额完成劳动任务。
根据通常情况,首先要进入入监队(收押中心)学习一到三个月,这三个月按4分计算(累计12分,余刑两年三个月)。然后被分配到监狱,第一个月肯定无法完成生产任务,按3分计算(累计15分,余刑两年两个月)。此后每个月表现都非常突出,每月按5分计算,一年后,减刑分数达到75分,余刑一年两个月。再过一个月,减刑分数达到80分,正好符合递交减刑申请的条件,余刑一年一个月,经过两个月的裁定程序,可以减刑11个月后回家。
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三年的刑期可以减少一年。
但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三年以下的服刑人员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刑期较短,往往不会认真投入改造,而是过得去就行,不犯大错误,但是会不断犯小错误,这样减刑的机会就很小了。
实际上,在监狱里,无论原判刑期多长,只要服刑人员努力改造,都有减刑的机会,关键在于服刑人员自身的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而且,如果有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应当减刑:
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对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执行机关应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假释裁定之前,如果看守所发现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应书面撤回减刑、假释建议书。在减刑、假释裁定生效后,如果看守所发现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应书面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提出撤销裁定建议。
看守所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假释裁定书后,应办理罪犯出所手续,发给假释证明书,并在三日内将罪犯的相关材料寄送至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
如果被假释的罪犯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看守所应在收到撤销假释裁定后将罪犯收监。
对于假释期间未违反相关规定的罪犯,假释考验期满时,看守所应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如果在假释期间罪犯死亡,看守所应将执行地公安机关的书面通知归入罪犯档案,并在登记表中做相应的注明。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有期徒刑的执行地点和执行内容。执行地点包括监狱、看守所和未成年犯管教所等。执行内容主要包括有期徒刑的期限、执行场所、劳动和教育改造以及刑期的计算等。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时,相关的法律文书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送达给执行机关。同时,执行机关应及时收押罪犯
我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有期徒刑的减刑规定及条件。在执行期间,罪犯如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减刑。具体减刑期限根据表现情况有所不同,且不同刑期罪犯的减刑条件也有所区别。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不受减刑期限的限制。减刑的条件包括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