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诈骗罪的情况下,若犯罪嫌疑人自首、立功、坦白、当庭自愿认罪、退赃、退赔,可以获得减轻量刑的机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分别按照三个范围进行划分: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金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不同金额的诈骗案件,量刑如下:
(一) 诈骗金额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 如果符合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原拟处以拘役刑的,将被升格为有期徒刑;原拟处以管制、罚金刑的,将被升格为拘役刑;
(三) 如果诈骗金额为3000元且属于累犯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对于诈骗金额为4万元的案件,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对于诈骗金额为20万元的案件,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对于以下情形之一的诈骗案件,量刑将增加10%: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我国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认定及判决差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可适用死刑。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存在差异。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伤害行为的非法性,伤害程度分为轻伤、
虚假证词在刑事诉讼中的影响及构成犯罪的情况。在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若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第307条。关于虚假诉讼罪,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可构成此罪,并受到相应处罚。虚假诉讼行为包括凭空捏造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和
倒卖车票、船票罪的辩护意见。被告人对指控事实承认并表现出良好态度,辩护人称其行为属于合法经营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未对车票管理造成危害。在量刑方面,考虑到被告人的良好表现、家庭情况以及初犯等情节,建议法庭免于刑事处罚或判处缓刑。此外,文章还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