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是指对犯罪分子的刑期进行减少的一种行为。对于通缉中的嫌疑人,如果其自愿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减轻处罚,但不一定适用于减刑。是否可以减刑需要根据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表现以及所犯罪行的性质来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之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被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
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符合前述自首情节的条件,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可以从轻处罚。如果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发生,还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刑期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真实的悔改态度,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而对于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以下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自首减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来决定。对于自首情节,要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
监狱是根据服刑人员的改造、立功、检举等加以衡量的,由监狱提出减刑建议书,法院裁决。一般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
自首后不一定会被减刑吗,视情况而定。犯罪分子自首后一般可以得到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自首是法定从轻情节 但没有规定犯罪以后被动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通常说的坦白是否可以从轻处罚。据此,我国刑法中减轻处罚情节的基本适用规则为:减刑处罚,必须判处低于法定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