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缓刑 > 交通肇事罪过失醉驾能否缓刑

交通肇事罪过失醉驾能否缓刑

时间:2024-12-0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685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的,只有对于符合缓刑条件的,才可以考虑适用缓刑。在一些过失性犯罪中,如果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则很可能不被考虑适用缓刑。那么,醉驾后属于醉驾后属于过失性的交通肇事罪能否判缓刑?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提供有关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罪过失醉驾是否可以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后果较轻,既没有人身伤亡也没有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可以适用缓刑。

适用缓刑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1. (一) 犯罪情节较轻;
  2. (二) 有悔罪表现;
  3. (三)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 (四)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根据犯罪情况,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以及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缓刑考验期限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不适用缓刑的情况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一) 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 (二) 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三) 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 (四)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时,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

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触犯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或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根据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醉驾是否会被定为危险驾驶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被视为危险驾驶罪,将受到拘役和罚金的处罚:

  1. (一) 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
  2. (二) 醉酒驾驶机动车;
  3. (三) 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时,严重超载或严重超速行驶;
  4. (四)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上述第三项和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将依照相关规定受到处罚。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根据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简易程序下的缓刑判决

    刑事简易程序下的缓刑判决。文章介绍了缓刑的适用条件、考验期限、缓刑期间的规定以及缓刑的处理情况,特别是针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别缓刑规定。在刑事简易程序下,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缓刑,并在考验期限内遵守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可

  • 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

    我国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缓刑次数限制,是否能再次适用缓刑需视具体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态度而定。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法院在宣告缓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可在缓刑考验期内对犯罪分子的活动进行限制。

  • 拘役刑期是否可抵用缓刑期限

    拘役刑期不可抵用缓刑期限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拘役是刑事处罚措施而非强制措施,其刑期不能用于抵押缓刑期限。文章还介绍了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方式,以及缓刑撤销的情形和处理方式。另外,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社区矫正,而在执行期间享有特定待遇。对于适用

  • 判决前认罪能否判处缓刑

    判决前认罪能否判处缓刑的问题。取决于是否符合缓刑条件,被告人自愿认罪并符合缓刑条件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缓刑有一定考验期,附加刑仍需执行。诉讼过程中可委托刑事律师帮助争取缓刑。

  • 酒驾撞伤孩子怎么判责
  • 醉酒无证驾车撞人 一死一伤获刑2年赔60万
  • 累犯自首是否可作为累犯抵消的法律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