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担保制度起源于美国公共投资建设领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将工程担保列入施工合同条件,并得到国际贸易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文件的具体规定。工程担保已成为世界建筑行业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一种国际惯例。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一种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参与工程各方守信履约的风险管理机制,旨在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建设环境。根据"菲迪克条款",工程保证担保主要由专业化的保证担保公司和银行提供。
然而,在美国,由于银行缺乏专业背景,一般不提供工程保证担保。工程保证担保共有16种形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以下4种:
投标保证担保主要用于筛选投标人。在国外,没有建筑企业资质审查,市场准入把关是通过保证担保人对投标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来完成的。投标保证担保的目标是确保合格者能够投标,并确保中标者能够按照合同要求签约和提供业主所要求的履约保证金。
履约保证担保给予业主保证,即承包商将履行合同的所有条款。一旦承包商违约,保证担保人将代为履约或赔偿。
预付款保证担保确保承包商按时支付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工人工资、分包商费用和供应商费用,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支付。
业主支付保证担保通过对业主的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并落实各项反担保措施,确保工程费用及时支付到位。一旦业主违约,保证担保人将代为履约。
1.银行对承包商的资格审查通常仅限于财务状况,而其他担保人还会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核查。一旦确认承包商违约,开具履约保函的担保人要确保业主能够按照合同最终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而出具履约保函的银行仅会给予业主一定数额的赔偿,善后工作则由业主承担。此外,如果采用银行保函,银行将对承包商的贷款规模加以限制。
2.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如果没有获得相应的工程担保,或者没有购买相应的工程保险,几乎无法获得工程合同。在提供工程担保或进行投保时,银行、其他担保人和保险公司都会对被担保人或投保人进行评估。工程担保是被担保人向担保人支付费用,通过担保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以保障权利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3.工程担保是承担因被担保人违约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在工程担保中,被担保人提供担保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转移风险,而是为了满足对方要求的信用保障。
4.在工程担保中,担保人的风险远小于被担保人,因此担保人往往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或签订偿还协议书。担保人有权追索其代为履约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只有在被担保人的全部资产都赔付给担保人后仍无法清偿其代为偿付的费用时,担保人才会遭受损失。
5.在工程担保中,如果被担保人因故不能履行合同,担保人必须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合同能够继续完成。工程担保是担保人暂时承担风险,然后通过反担保追回部分或全部损失。
6.担保通常与债权债务、合同契约有着密切联系,一般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多种形式。作为经济合同的担保,其产生的法律关系与主合同相互依存,并从属于主合同。
担保法规定的五种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这些担保方式是为了保障债务的履行,确保债权人的权益。抵押和质押是常见的担保方式,涉及将财产作为债务担保。保证涉及第三方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提供保证。留置和定金也是担保方式之一。此外,文章还提及了
担保合同的性质,包括其作为从属关系的附属物特点。文章介绍了担保合同的分类和内容,包括债权担保、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等。担保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合同的履行,并且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选择是否设立担保的权利。
保证人的定义、种类以及担保方式。保证人是在某项事务中承担保证责任的人,包括债务担保中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是保证人的两种担保方式。但在特定情形下,保证人无需承担担保责任,如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欺骗等。国家机关等一般不得作为保证
担保合同中的法律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其中包括保证合同的范围和订立形式以及担保方式和应注意的主要内容等,详细介绍了保证合同的各种方式和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摘要的主旨是确保当事人在签订担保合同时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问题,以保护自身权益并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