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追诉期限的起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开始计算。
如果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如果犯罪分子连续实施同一罪名的犯罪,追诉期限从最后一个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时开始计算。
如果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也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前一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一犯罪的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无论前后两罪是否同一罪名,只要再犯新罪,前罪开始计算的追诉期限就会中断,而从后罪行为之日起重新计算。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分为以下四种: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5年后,期满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10年后,期满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15年后,期满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期满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里特别规定了例外情况,主要考虑到某些罪恶深重、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影响巨大的犯罪,对犯罪分子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足以平民愤,因此规定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可以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如果您需要咨询某种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建议您在线咨询,以了解相关知识。
我国刑法关于贪污公款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追诉时效根据贪污罪最高可判处的法定最高刑确定,最长为二十年。不同刑期有不同的追诉期限,同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追诉规定,如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也应立案。贪污罪的量刑标准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刑事案件受理后立案的时限及相关内容。公安机关应在接到案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三十日,特别重大案件可延长六十日。立案需满足事实条件即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法律条件即存在需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况。另外,还介绍了辩护人的定义、职责和
刑法中的追诉时效规定。根据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追诉时效期限分为不同情况,包括五年、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对于同一种犯罪行为的不同情况,应根据与罪行最相符的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超过二十年后若仍认为有必要追究刑责,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